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王廷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Brain》(中国科学院1区TOP,IF=11.7)与《Advanced Science》(中国科学院1区TOP,IF=14.1)连续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标志着学校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实现新的突破。
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国科学院1区TOP,IF= 14.1)发表《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 Reveals Mid-gestational Neurodevelopment Features in the Superior Temporal Plane from Fetuses with 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的研究论文,王廷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神经科学研究院类脑研究中心主任熊柳林教授(柔性)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中,团队通过单核RNA测序与机器学习技术,首次构建人胎儿上唇腭裂脑细胞变化单细胞图谱,发现兴奋性神经元减少、抑制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增多等关键现象,并解析出转录因子MEF2C下调导致突触功能异常的全新机制。
在期刊《Brain》(中国科学院1区TOP,IF=11.7)发表的论文《Compensatory Roles of STT3A and ALG5 in Glucose Metabolism of Aged Macaque Hippocampus》,王廷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朱高红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发现,老年灵长类海马体中STT3A与ALG5通过N-糖基化重编程调控葡萄糖代谢,形成“糖基化检查点”,在维持突触功能与空间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认知障碍干预提供新靶点。
王廷华教授团队长期聚焦神经修复策略,在两项研究中主导设计、整合多机构资源,推动跨学科合作,不断深化对神经发育与衰老机制的理解,彰显了昆明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在单细胞技术、跨物种多组学分析及基因操作等前沿方向的整合能力。面向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为契机,汇聚力量,整合资源,力争产出更多里程碑式成果,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持续巩固和扩大昆明医科大学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