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陆地、白晓春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多种动物模型探讨了树鼩作为研究肌肉骨骼疾病和衰老的新动物实验对象的潜力,研究成果以 “Tree shrew as a new animal model for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aging”为题发表在 Bone Research,IF=15.1杂志。树鼩是一种与灵长类动物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小型哺乳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比较,其自身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易于实验操作、饲养成本低等特点。研究发现树鼩的骨骼生长和骨代谢与人类更为接近,其与常用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树鼩的长骨生长板在成年后闭合,类似于人类,而啮齿类动物的生长板则存在更长时间乃至终生。另外,老年树鼩表现出与人类相似年龄相关的腰椎间盘退变(IDD)和骨质疏松变化。通过构建树鼩的骨软骨缺损、骨关节炎(OA)和两种IDD模型(腰椎失稳模型以及尾椎针刺模型),结果显示树鼩的骨软骨缺损愈合能力较差,表现出更接近于人类的修复情况,而啮齿类动物模型则表现出快速的自发愈合。此外,树鼩的OA模型能够高效且可重复地模拟人类OA的病理特征。在树鼩上两种IDD模型均能稳定构建椎间盘退变,及在不同时间点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疾病严重程度,更接近临床状态。由此,该研究为树鼩作为研究肌肉骨骼疾病和衰老的新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