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疾病如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等因免疫细胞异常募集与促炎因子过度释放导致组织损伤,传统治疗存在靶向性差、副作用大等问题,而中性粒细胞膜包被纳米颗粒(NM-NPs)因具备天然膜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新兴策略。周兴教授团队旨在解决NM-NPs在无药状态下通过膜蛋白与炎症微环境相互作用发挥抗炎效应的核心科学问题,包括其对炎症因子的捕获机制、对中性粒细胞迁移和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及体内级联抗炎效应。该研究突破了“纳米载体必须依赖药物”的传统认知,首次揭示NM-NPs通过“趋化因子捕获-粘附抑制-表型极化-溶酶体降解”四重机制发挥固有抗炎作用,为理解细胞仿生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提供了全新视角,不仅丰富了对中性粒细胞膜蛋白功能的认知,更建立了“膜蛋白功能驱动”的纳米颗粒设计策略,使纳米颗粒兼具靶向富集与微环境调节能力,减少药物依赖并提升安全性,为脓毒症、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新方案,推动了纳米医学与免疫学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临床转化意义。相关成果发表于药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中科院1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