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皮肤伤口是导致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住院及预期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其愈合延迟常与一系列细胞异常相关,尽管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仍不明确,且传统细胞生物技术因产量低、大规模生产困难和治疗效果不足等问题,临床应用受限。周兴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成纤维细胞来源的携带苦参碱的外泌体模拟囊泡(MHEM),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其在伤口愈合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MHEM 兼具苦参碱的抗炎特性和成纤维细胞来源囊泡促进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及胶原沉积的功能,在炎症微环境中通过多阶段协同作用加速伤口愈合,包括抑制过度炎症、促进新组织形成和血管生成等。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苦参碱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的新机制,还通过外泌体模拟囊泡提升了药物递送效率,为慢性伤口治疗提供了一种结合中药活性成分与生物工程技术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烧伤领域权威期刊Burns & Trauma(中科院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