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甲状腺领域权威组织——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正式发布了《2025美国甲状腺协会成人分化型甲状腺癌管理指南》。该指南是全球范围内指导甲状腺肿瘤诊断、评估、治疗及管理的核心规范文件。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程若川团队在《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被本版指南引用,作为制定相关推荐的重要科学依据。该研究创新性地应用数学模型,首次系统评估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术后体内残留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概率及其对长期生存的影响。
研究核心发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术后残留淋巴结转移风险可量化:随着手术中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增加,患者术后存在残留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显著下降。当清扫并检出的淋巴结数量达到7枚时,残留风险可降至约10%。二是残留微转移不影响长期生存:无论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此类潜在的残留淋巴结微转移,其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这些微转移灶在多数情况下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三是清扫数量与生存率无直接关联: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整体上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
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回应了手术后患者对“残留淋巴结转移”的普遍担忧(这种担忧常源于潜在的二次手术风险),并提供了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循证证据,为临床医生在PTMC患者管理策略(如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中央区清扫或主动监测)的制定上提供了更为精准和个体化的决策参考,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减轻患者焦虑。
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标志着程若川团队在甲状腺癌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全球顶尖专家的认可。这不仅是对团队科研实力的肯定,也表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融入国际甲状腺癌研究前沿,正逐步从权威指南的积极学习者和实践者,成长为推动领域知识更新和临床实践优化的贡献者之一。该研究为甲状腺癌,尤其是微小癌的精准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其最终目标始终是提升患者获益,改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