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洱海间疗愈身心,人文自然中凝聚初心——昆明医科大学工会2025年大理疗休养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保障教职工身心健康权益,提升团队凝聚力与职业幸福感,昆明医科大学工会于2025年7月14日至19日组织62名教职工赴大理漾濞开展“疗愈身心·赋能健康”主题疗休养活动。本次活动以“自然康养+文化浸润+红色教育”为核心,串联洱海生态廊道、大理古城、苍山石门关等标志性目的地,让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职工在苍山洱海间放松身心,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学校高水平开放型医科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中。

7月14日晚,疗休养活动欢迎会在酒店会议室进行,基地工作人员先对基地基本情况及本次疗休养活动的行程安排进行介绍,其次学校工会主席施丕华同志对本次活动要求及活动纪律进行强调。

7月15日清晨,教职工们沿洱海生态廊道南溪至三圣岛段开启“邂逅自然之美有氧之旅”徒步活动。晨光中,洱海碧波荡漾,水杉林与芦苇荡交错成景,大家纷纷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点赞。7月15日下午,队伍走进大理古城,开启“参观中国历史名城·品读千年文化遗产”之旅。

7月16日上午,队伍前往苍山石门关大峡谷开展“以强健体魄·筑牢强国之基”森林有氧徒步。峡谷内古木参天,瀑布从300米悬崖飞泻而下,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8000个。徒步中“玻璃栈道”成为热门打卡地,脚下是深谷幽林,远处是云雾缭绕的苍山十九峰,教职工们在此合影留念,欢声笑语回荡山谷。7月16日下午,“弘扬工匠精神”彝族艾草香囊制作活动在酒店会议室举行。漾濞县非遗传承人带来晒干的薰衣草,讲解“端午挂香囊”的民俗寓意。教职工们穿针引线,将药材装入布袋,将健康带回家。

7月17日上午,教职工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古生村,在“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主题展板前驻足。耳边仿佛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7月17日下午队伍走进喜洲古镇,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建筑令人惊叹。在转角楼前,大家品尝现烤的喜洲粑粑,聆听“风吹麦浪”的浪漫传说。之后大家前往洱海东部的小普陀,这里因“水中寺庙”与“海鸥云集”闻名。然而30年前,这里曾因网箱养殖导致水质恶化。如今,通过“退塘还湖”与“生态旅游”转型,渔民变身民宿老板、生态讲解员,年收入翻了十倍。

7月18日,队伍走进被誉为“中国美丽乡村”的漾濞县云上村庄。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变身“核桃主题民宿集群”,家家户户的院墙上绘着“核桃丰收”“茶马古道”等壁画。在“核你一起·桃你喜欢”特色下午茶环节,教职工们品尝核桃乳、漾濞软糖等农特产品,返程时大家纷纷现场购买核桃制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7月19日,六天的疗休养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学校通过多样的行程安排,旨在让职工们在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体验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还能增强体魄、陶冶情操。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疗休养机制,让“职工之家”的温暖浸润每个角落,激励全体昆医人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医学教育与健康中国建设。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5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