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匹配

1.实验等级:



2.实验类型:信息与决策



3.所属课程:人们会通过观察两个事情发生的相对频率,来估计其发生的概率,而这个概率和实际发生的概率,是有偏差的。人在形成概率的估计之后,“人类实验对象却并没有采取最优行动,而是将他们选择的比例与预测出的概率相匹配”(Fantino,1988),“概率匹配”(Probability matching)即描述的这一现象。



  4.实验简介:最简单的预测问题之一,就是预测两个随机事件中,哪个可能发生。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固定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而且就算知道相对固定,也不知道具体的概率值。
    在Siegel和Goldstein(1959)之前,在小老鼠和鸽子身上做的这个实验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没有计算机系统帮助开展这个实验前,Siegel是这样来完成这个实验的:
参与者坐在一张有隔板的桌子前,隔板把参与者和主持者分隔开。隔板上挂了两个灯泡,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中间还有个小的信号指示灯,提示参与者可以进行决策。当信号指示灯亮起时,参与者按下两个灯泡下的控制器,表示自己的预测和判断,然后两个灯泡中有一个会亮起,于是参与者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重复的次数比较多,实验的参与者多数能够估计出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当参与者已经预测大概率事件发生之后,从理性的角度看,在下一次预测和判断中选择100%的比例来预测大概率事件的发生,不过有趣的是,在人类参与的这个实验中,却往往观察不到这种行为,心理学家Fantino(1998)总结道:“人类实验对象并没有采取最优行动,而是将他们选择的比例与预测出的概率相匹配。”在这一点上,似乎人类还不如动物更加理性——在动物的这个匹配实验中,实验对象最后都熟练地选择概率发生更大的那个选项。

    这个实验最早出现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开创了关于学习模型的讨论,现在它也经常被用于观察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理性”的程度和可能受到因素的影响,以及作为人类行为中“非理性”行为的证明。



  5.实验网址:http://www.belab.com.cn/Shop/ProbabilityMatch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