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发肿瘤与精准预后预测及转化应用创新团队顺利开题

7月28日,我院由游顶云副院长负责的“云南省高发肿瘤与精准预后预测及转化应用”创新团队顺利开题。课题组邀请了部分团队成员作为开题嘉宾,包括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晏珊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硕士生导师曹雪副教授、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何越峰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生,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振辉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科博士研究生导师陈颖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负责人谢振荣副研究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李静林主治医师,对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进行认真研讨。

首先,游顶云副院长对参会的团队成员及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云南省高发肿瘤与精准预后预测及转化应用创新团队的成立背景和重要意义。他强调了高发肿瘤对云南省公共卫生的挑战,并阐述了精准预后预测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团队的研究方向、工作部署、资金分配以及未来计划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外,会议还旨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并为团队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后,各团队成员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团队成员涵盖了肿瘤学、环境卫生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样本库管理等多个学科,体现了团队的跨学科特点。

游顶云副院长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团队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未来计划。他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利用高质量的动态队列数据:团队将依托云南省丰富的医疗资源前期构建的肿瘤队列数据,进一步收集并维护一个大规模的、高质量的患者队列数据,这些数据将涵盖肿瘤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反应、生存状态等多维度、多时点信息。

2.适合的统计学方法:为了从复杂的队列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采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生存分析、多变量回归分析、机器学习等,以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临床流行病学的发现: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探索高发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识别风险因素,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其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4.宏观和微观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通过大规模的样本分析,筛选并验证具有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的宏观和微观的生物标志物。

5.预后预测模型的开发:结合临床数据和生物标志物信息,开发个体化动态预后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6.跨学科合作:强化团队内部的跨学科合作,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7.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全球同行共享研究成果,提升团队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在讨论环节,团队成员和嘉宾就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团队成员表示将积极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共同推动云南省高发肿瘤精准预后预测研究的发展。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