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公共卫生学院导师会客厅在学生中心迎来了流行病学与统计系肖媛媛老师,肖老师就儿童青少年自伤行为流行病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
首先,肖老师提出“什么是伤害?”的问题思考。“你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是否有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行为?伤害又是有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研究伤害流行病学?同样作为伤害中一种的当下最为严重的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又该如何研究、预防与干预?”肖老师问到。
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随着时代步伐的逐渐加快,抑郁与焦虑日益膨胀的今天,人们的伤害行为的发生概率也在日益增长。俄罗斯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生命是美丽的,对于人来说,美丽不能与人体的身心健康分开。”在当今时代下想要使生命之花绽放得更为绚丽,因此对伤害流行病学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当下青少年儿童自杀自伤作为伤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更应该值得我们去研究、预防以及干预。
那么该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呢?肖老师认为,首先心理韧性的提升可以降低其自伤行为的风险,其次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情绪管理和来自家庭的支持,这些方式都能有效的在其发生之前做好预防。
“儿童青少年自伤自杀研究是一项长远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历程,也需要我们积极留意自身及身边儿童青少年的情况,做到在伤害发生前及时预防。”肖老师强调。
图文:公共卫生学院易班工作站媒体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