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历史 缅怀英烈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公共卫生学院师生党支部、工会、团委联合开展历史文化呈贡行


2019419日下午,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第三工会小组、学生党支部及团委联合组织了一次生动有趣,融合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寻找呈贡“历史文化遗迹”。这次学习活动共计10名教师党员参加,并特别邀请云南省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进行实地讲解。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教师党员们先后到呈贡沐氏古墓群、张天虚故居、冰心默庐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从伟大历史人物的传记、特殊历史事件等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云南的建设和发展历史,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地区和各族人民发挥的作用和特殊贡献。师生党员、团员们在呈贡烈士纪念碑前祭奠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保卫和建设祖国献出宝贵生命的83位烈士。


通过此次学习,师生党员、团员们不仅再次领略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继承和发扬先辈精神的信心,坚定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决心,崇尚英烈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自信”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台,也不是枯藤老树昏鸦,而是蕴藏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血脉中的精神食粮和激发炎黄子孙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文化的印记和革命先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只要留心找寻,他们便可跨越时空的界限,向我们昭示中华民族的魂,用无声的语言向你我诉说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秘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呈贡王家营沐氏古墓群遗址——位于王家营东北,西临市级行政中心100米。为明代镇守云南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五、六、七、八代后裔沐详、沐崧、沐绍勤、沐朝宣等人的家族墓地。经195519632006年三次发掘砖室墓9座、土坑墓18座,出土金、银、铜、铁、锡、铅、玉、石、陶瓷器文物600多件,尤以嵌红、绿、兰宝石的金发冠稀世珍贵,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墓记沐英五世孙沐详生平事迹和其曾祖沐昂、祖父沐僖、父沐瓒、子沐崧、孙沐绍勤等镇守云南的历史。碑及墓志所载史事可补明史之阙,对研究明代云南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天虚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0年,2008年修缮。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中共党员,著名“左联”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曾在日本亲理挚友聂耳善后,主编《聂耳纪念集》,携其骨灰回国。抗战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战地演出。1938年随六十军参加台儿庄等战役,1939年赴缅甸仰光,担任《中国新报》编辑,进行抗日宣传。19418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赞:“西南二士,聂耳天虚”,并誉其为“青年百代之表率”。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冰心默庐——位于呈贡三台山。“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呈贡斗南村华氏民国时期守坟祭祀先辈使用的祠堂。抗战时期,为避敌机轰炸,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1999)和丈夫吴文藻(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一家随西南联大辗转南迁至昆明呈贡。1938年至1940年居住于此。时有梅贻琦、罗常培、杨振声、费孝通、陈达、戴世光、沈从文等名人学者以及冰心的学生们在此聚会。默庐成为“谈笑有鸿儒”的地方。冰心应邀义务任教呈贡中学,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为《呈贡县立中学校歌》作词。冰心取“墓”的谐音字“默”,创作《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景物,以对自然和对学子的爱来抚慰自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1940228日《默庐试笔》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默庐”雅号流传至今。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秋天,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从英国学成归国,加入其老师吴文藻创办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随后主持社会学研究室(即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194010月,为躲避日机轰炸,研究室迁到呈贡“魁阁”,抗战胜利后的19459月搬回昆明校本部,历时6个年头。在此期间,“魁阁”汇集了一批学术精英与青年才俊,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调查工作,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历程中著名的“魁阁时代”。魁阁的传统曾被胡庆钧归纳为四个特征:自由研究的风气、尊重个人的表现、公开的辩论、伙伴精神。


呈贡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昆明市呈贡三台山公园内。2000年建设。主碑高13.33米,构思为无碑顶“忠”字结构,意思为“忠魂碑”,寓意为全区人民将沿着革命烈士忠魂铺就的道路奋勇前进。纪念碑的基座平台分为三台,第一个平台由合围四周的甬道及四个8×9的小平台组成,左侧镌刻着碑文,右侧有张天虚、罗彩、刘品鑫三位烈士的革命简历和83名革命烈士的名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保卫祖国,呈贡有83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积极投身于呈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经中共呈贡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新建呈贡革命烈士纪念碑,以褒奖烈士英勇无畏、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来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斗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使之成为呈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第三工会小组供稿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