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高度概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执政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实现了新的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当前正处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步迈进的阶段。站在中国共产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伟大建党精神正是我们迈向新阶段的号角,牢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伟大建党精神四个层面内涵深邃、联系紧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并跨越时空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中,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自觉正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真理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遵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整个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劫难。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无数进步人士前赴后继、奔走呐喊,探索不同的救亡图存道路,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此时,一群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飘摇的中国探寻民族复兴道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升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百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接续奋斗的智慧结晶。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我们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奋斗的一条主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南湖游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灾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跑帝国主义、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打下根本的社会条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来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如今,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扬帆起航。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意志坚定、不可阻挡的斗争精神的充分体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胜利,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给我们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在内忧外患的烽火年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斗争。通过28年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压迫,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继续发扬敢于斗争精神,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完成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达到全面小康、进而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住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扬斗争精神,通过不断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大步迈进前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和崇高情怀。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也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目标,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面对敌人的酷刑和拷打,江竹筠、夏明翰、赵一曼等共产党员始终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无悔誓言。一百年来,对党忠诚,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当中,落实到一言一行、贯穿于一生一世。不负人民,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深厚情怀,是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的实际行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自己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无论是革命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抛洒热血,还是和平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允许的。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壮美的画卷。从刚成立时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成为全球第一大执政党,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交织影响,正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各项任务繁重艰巨,更需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执笔: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俊刚)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