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进一步强调“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这一重要论述和科学概括,既对学史崇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政德建设思想,是新时代党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党史中蕴含政德建设的丰厚滋养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共产党人胸怀崇高理想、践行初心使命、不怕流血牺牲的不懈奋斗史,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锤炼优良品格的基因传承史。
百年党史中蕴含丰厚红色资源。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资源承载着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一寸山河一寸土,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在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就多达3.6万余处。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八角楼,从湘江战役纪念馆到延安宝塔山,从平山县西柏坡到香山双清别墅……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联起了党的百年征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一个个英雄模范为共产党人构筑起精神高地。党的百年不懈奋斗进程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都诉说着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今天,我们走进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情怀,怀着崇敬之心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用好红色资源重在传承红色基因。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兴。红色资源中蕴含宝贵的红色基因。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了既一脉相承、相通相融又特点鲜明、绚烂夺目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根植于我们党的肌体、熔铸于共产党员的血脉,它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族谱,是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成功密码,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宝贵财富。充分用好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归其根本是为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始终坚持推进自我革命,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涵养高尚品德必须赓续红色血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对干部队伍建设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不断赋予其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政德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迈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根本目的是永固红色江山。我们必须摒弃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坚守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品质,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二、深刻理解学史崇德的核心要义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汇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崇德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史崇德,最为重要的是要崇尚以下三种“德”:
一是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对共产党员来讲,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首要的政治品质、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和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保持强烈的党员意识和自觉的政治担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刻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永远不忘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是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用自己的真诚、热血、实干,赢取人民的选择、拥护和爱戴。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
三是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背离初心宗旨,坠入贪腐深渊,往往开始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进而表现为行为上的肆意妄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戒贪止欲、克己奉公,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准确把握学史崇德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需注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
一要牢记誓言铸忠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就面对党旗自愿立下的庄严承诺和永恒誓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我们必须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词,经常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要把对党忠诚落实到讲政治上,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思想认识上的政治态度、政治信条,作为一切实践活动的政治原则、政治保障,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务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要践行宗旨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永远铭记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千方百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要永葆本色严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我们必须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要坚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严以律己,慎终如始,防微杜渐,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要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树牢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执笔: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记远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洪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