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重大原则之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论断掷地有声,振奋人心,映照着我们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百年奋进,初心如磐,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始终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翻开每一段曲折坎坷的党史,无论任何艰难险阻,我们党都始终不渝将“人民”放在首位,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的立场和价值旨归。这样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根本理念与价值追求,深刻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发展目的,同时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根本理念与价值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时代诠释,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拓展和深化。人民立场是党执政兴国的最高标准、最高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区别于别的政党的显著标志。在这个宗旨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一路走来,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胜利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向我们昭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一定要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各行各业党员群众的普遍要求。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始终走在斗争前列,率先垂范,冲锋陷阵,甘于付出任何代价,承受一切牺牲。

二、深刻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发展目的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原则,是我们党适用于一切历史阶段的最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以人民为中心”是它的实质和要义的集中体现。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首。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人民喜爱认同、衷心拥护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毫不动摇。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庄严的承诺,描绘了人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未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使命任务、制定各项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对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起重要指导意义

人类行为的方向来自价值观念,对价值的不同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在不同的价值追求中就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精神,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世界和人生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应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在一个“美”和“丑”泥沙俱下的转型社会,在一个“好”与“坏”交织呈现的复杂时代,面对更为多元的价值选择,在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引领青年大学生前进的方向,走好人生的道路。

“当二十岁遇见党的二十大,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坚定不移跟党走,谨记医学生的使命,把理想信念作为‘必修课’。十年间,我见证了家乡医院变成了生命的绿洲,乡亲们敢看病,能看病,看得好病。在党的沐浴下,农村孩子也实现了大学梦。在平凡的日子里发光发热,这是我爱国情怀最简单最真切的表达,我立志作为家乡未来接班人,努力向行业前辈学习,夯实医学知识基础,提高医学专业技能,履行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以后诊疗中发挥专业技能,为人民服务,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贡献。”这是来自昆明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专业郭庆同学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言。

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的尹波同学说:“党的二十大让我们更加明白,国家贫弱之时,须挺直脊梁;民族复兴之时,要成为栋梁!作为医科学子要永葆初心,把握时机,舍弃‘佛系’意识,抛弃‘摆烂’姿态,保持头脑清醒,深知‘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坚定信念,认真学习,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铮铮誓言,反映出青年触发人生价值的思考,“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辉。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大好机遇,更是青年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神圣责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他们有思想有作为,不再向往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志愿把青春扎根基层,在泥泞和田垄间搭建人生舞台,以青年一代独有的方式书写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结束部分谆谆嘱托:“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同时深情寄语:“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呼应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永葆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激发青年“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责任担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熔铸在一起,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云洁)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