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破传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局限,开创“产学研用”育人新格局,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2025年4月10日晚,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在科研3号楼5楼会议室召开了昆明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创新班”宣讲会。本次会议由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晏姗主持,参会人员包括研究院晏姗副院长、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汪天富教授、深圳大学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导师彭芷晴,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办、学位办负责人、学业导师和2024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汪天富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以医学成果转化为驱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题报告。他详细剖析了医学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路径,并强调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其相关产业对医工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缺口。汪教授指出,面向行业需求的医工融合双创人才培养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设计符合企业研发需求的课程体系。他建议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实际项目,以提升技术攻关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他还介绍了卓越工程师1.0与2.0培养体系,阐述通过系统化课程和产业实践打通实验室与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方法,为学生指明了卓越创新班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新的个人发展路径和专业视角。
随后,深圳大学实验室导师彭芷晴详细介绍了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创新班的培训安排。她提到,该培训内容涵盖医学基础、工程技术及交叉领域前沿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真实医疗器械制作项目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彭导师还详细讲解了培训方式和管理要求,并表示创新班将为学生搭建起连接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使其能够在跨学科领域中自由探索,茁壮成长。
在互动环节,与会学生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生物医学技术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专业知识学习深度与就业,以及创新班培训细节等问题,与专家们展开深入交流。汪教授对学生们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深入思考给予高度评价,研究院为两位专家颁发了感谢状。
下一步,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将与深圳大学深化合作,计划在暑期遴选优秀学生参与深圳大学卓越工程师创新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将有机会提升实践能力,深入参与跨学科项目,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研究院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供稿:张志毕;编校:晏姗;审核:陈策实